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7822370
                                            上海威斯康电气有限公司
                                            24小时服务热线:
                                            021-63647999
                                            无功补偿有疑难问题  上海威斯康可以帮忙
                                            关键字:
                                            类 别:
                                            电容器
                                              --高压电容器
                                              --低压电容器
                                            控制器
                                            电抗器
                                              --高压电抗器
                                              --低压电抗器
                                            接触器
                                            配电系统无功补偿应注意问题
                                            添加时间: 2009/10/9 点击次数:


                                            随着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低压侧无功补偿技术在配电系统中也开始普及,从静态补偿到动态补偿,从有触电补偿到无触点补偿,这些都已取得丰富的运行经验。但在实践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10kV配电系统低压侧的无功补偿工作应该更多地考虑配电系统的特点,不应因电压等级低、补偿容量小而忽视补偿设备对系统侧的影响(包括网损)。

                                            一、补偿装置的方式及安全地点

                                            1、集中补偿通常装设于地区变电所或高压供电用户降压变电所母线上的高压电容器组,也包括集中装设于电力用户总配电室低压母线上的电容器组。集中补偿后易于实现自动投切,利用率高,维护方便,事故少,能减少配电网、用户变压器及专供线路的无功损耗。

                                            2、分组补偿一般装设于线路上、配变低压侧。

                                            3、随机补偿是将低压电容器组与电动机并接,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同时投切。随机补偿适用于补偿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以补励磁无功为主,较好地限制电网无功峰荷。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运时,补偿设备也退出,而且不需频繁调整补偿容量。

                                            4、随器补偿是将低压电容器接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以补偿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配变在轻载或空载时的无功负荷主要是变压器的空载励磁无功,配变空载无功是电网无功负荷的主要部分。随器补偿接线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能有效地补偿配变空载无功,限制电网无功负荷,使该部分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

                                            5、 跟踪补偿是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大用户低压母线上的补偿方式。跟踪补偿可较好地跟踪无功负荷变化,运行方式灵活,运行维护工作量小。

                                            二、电容器自动投切装置模式

                                            1、接触器投切。利用接触器投切电容器难以控制“过零”投切造成的较大冲击电流,接触器接点容易被损坏。

                                            2、可控硅投切。利用可控硅代替接触器可使投切过程无冲击电流,但可控硅长期工作造成发热,并产生一定的谐波,抗冲击能力差,经常造成可控硅元件损坏。

                                            3、可控硅过零投切与接触器相结合。利用可控硅完成投切过程后将接触器投入,系统电流较小时还可用它发出投切补偿电容的命令,防止反复投切,避免可控硅发热及冲击电流损坏接触器接点,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投切模式。

                                            三、自动投切装置选择应满足的条件

                                            1、能根据无功负荷的变化自动投切电容组,使功率因数保持在0.95以上且不过补偿。

                                            2、能实现电容器组自动循环投切,使电容器、接触器使用机率接近,延长使用寿命。

                                            3、元器件性能稳定可靠,受环境影响小,便于维护。

                                            4、具有过电压保护功能。

                                            5、在轻负荷时,不会引起电容器组投切震荡现象。

                                            四、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1、变电所应合理配置无功补偿的电容器,其补偿容量可以按照主变容量的30%-60%来选择,宜采用集合式或干式电容器。

                                            210Kv配电线路可以根据无功负荷情况采取分散补偿的方式进行补偿。配电线路上的分散补偿容量可以按照“三分之二”法则来选择。即:在均匀分布负荷的配电线路上,安装电容器的最佳容量是该线路平均负荷的2/3;安装最佳地点是自送端起的线路长度的2/3处。这一结论是在理想情况下推演出来的,因此在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3、配电变压器容量在100kVA及以上的客户,必须进行无功补偿,并应采取分组自动投切补偿装置和随器补偿,其自动投切补偿容量根据负荷性质来确定。同时要实行功率因数考核和电费调整。配电变压器容量在80kVA及以下的客户,应采取随器补偿,其补偿容量建议按负载电流来选择。配电变压器应在低压侧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其容量宜按配电变压器容量的而确定,配电台区功率因数宜不小于0.9

                                            4、电动机就地补偿以不超过电动机空载时的无功消耗为度,配变低压侧电容器补偿要防止轻负荷时向10kV配电网倒送无功。5kV及以上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应进行随机补偿,其补偿容量为电机额定容量的20%-30%

                                                电容器是以电介质为工作介质的一种电器,它的设计一般是在可靠的基础上力求经济合理。如果在运行中电压、电流和温度超过了规定的限度,就会导致电容器的寿命缩短,因此应严格控制电容器的运行条件并在选择电容器是注意:(1)过电压能力。一般电容器的过电压能力至少应该能够达到1.1倍额定电压。(2)耐受短路放电能力。电容器必须能承受在允许运行的电压下由外故障所引起的短路放电。此参数体现了电容器对外部故障的承受能力。

                                            当然,还应注意电容器的抗涌流能力以及环境温度差别等。另外,由于电容器是接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当然也要消耗有功功率,所以也要注意电容器的损耗。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电话:021-63647999     传真:021-63648999,56553111

                                            Copyright © 上海威斯康电气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5054536号-1

                                              技术支持:上海诚于心
                                            中华彩票